2023年
廣西工會工作這樣干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五個更大”重要要求、全面建設新時代壯美廣西的起步之年,也是中國工會十八大召開之年。
那么,今年我區工會工作該怎么干?記者從自治區總工會十三屆五次全委會議審議通過的《工作報告》梳理出今年工會工作關鍵詞,2023年我區工會工作將這樣干。
關鍵詞1
夯實思想基礎
堅持學深悟透,進一步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持之以恒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切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奮進新征程的強大力量。
堅持對標對表,進一步將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實到工會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全面落實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方針,廣泛動員職工建功立業。持續加強工會組織改革和建設,切實把工會組織建設得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
堅持創新形式,進一步把廣大職工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深入實施“常學力行守信念,八桂職工跟黨走”思想政治引領行動,廣泛開展“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 團結奮斗新征程”主題宣傳教育。舉辦“雙進”活動200場以上。命名一批職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持續開展“四史”宣傳教育,加強以職業道德為重點的“四德”建設。創新打造“工”字系列職工文化品牌,精心組織“運動向未來 建功新時代”全區職工運動會。深入開展“網聚職工正能量、爭做中國好網民”主題活動。鞏固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成果。
關鍵詞2
發揮主力軍作用
聚焦注入發展動能,進一步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全面落實深化產改40條舉措。推廣干部分片包干和部門掛點聯系制度,不斷增強產改的集成效應。推進十大產業百家企業深化產改專項行動,加快實施“技能廣西行動”。探索將產改工作納入民營企業和諧勞動關系創建內容。
聚焦服務重大戰略,進一步掀起勞動和技能競賽熱潮。持續構建自治區、市、縣以及不同行業產業勞動和技能競賽體系,廣泛深入持久推進“桂有技能、產業振興”勞動和技能競賽。扎實開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辦好2023年全區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爭取承辦全國一類賽事。探索開展先進操作法命名認定工作,扎實推進職工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深化“五小”等群眾性創新活動。
聚焦激發奮進熱情,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創新開展“爭做廣西好工人”主題實踐活動。做好五一勞動獎、工人先鋒號評選表彰和“廣西工匠”選樹命名工作,大力宣傳勞動模范和先進典型特別是“大國工匠”的奮斗歷程。健全勞模數據庫,強化勞模服務與管理。落實技術工人療休養制度,加強工匠學院(學校)建設,深入推進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創建活動,建強用好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
關鍵詞3
做實做優職工服務工作
主動適應共同富裕發展要求,進一步做好困難職工兜底幫扶工作。健全困難職工家庭生活狀況監測預警機制,完善困難職工常態化幫扶、“一門受理、協同辦理”聯動機制,長效推動“六條保障線”和“兩個全覆蓋”政策落實。
主動適應職工美好生活向往,進一步深化職工生活品質提升行動。扎實推進“送培創工程”和“求學圓夢行動”。給予1.5萬人以上免費健康體檢,開展女職工“兩癌”篩查1萬人以上。深入推進提升職工生活品質建設試點工作,扎實開展幸福企業創建活動。叫響做實職工醫療互助保障品牌,大力推進職工全員療休養、職工心理健康服務,廣泛開展“安康杯”競賽活動。深化“女職工關愛行動”。推動完善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社會保險制度,配合做好農民工工資根治欠薪工作。鞏固拓展定點幫扶成果,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主動適應“兩性兩化”發展趨勢,進一步加強職工服務陣地建設。合理利用市場機制和社會資源打造職工服務暖心平臺。大力推進職工服務中心綜合體建設,加快在國家級和自治區重點產業園區建設工人文化宮或職工之家。推動工人療養院、海員俱樂部特色發展。加強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司機之家”建設。認定自治區級職工療休養基地(點)20個以上。開發工會資產管理系統,強化分級監管。
關鍵詞4
做深做細維權維穩工作
注重源頭參與,進一步健全職工權益保障機制。加大工會參與立法和政策制定工作力度,代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群體充分表達意見訴求,推動完善工作時間、勞動安全、報酬支付等制度體系。深入推進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健全完善自治區、市、縣三級政府與工會聯席會議制度。廣泛開展“尊法守法·攜手筑夢”服務農民工公益法律服務行動。
注重打造企業與職工利益共同體,進一步構建新時代和諧勞動關系。開展全區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創建活動,深入推進新就業形態企業集體協商,探索開展能級工資集體協商試點,持續深化集體協商集中要約行動。加強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建設,豐富和發展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
注重體系能力建設,進一步維護勞動領域政治安全。落實落細“五個堅決”要求和“十大長效機制”。新建自治區級勞動領域政治安全和勞動關系監測點10個。緊盯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互聯網企業員工等重點群體,深入開展矛盾風險隱患排查。持續完善工會“一小時法律服務圈”,加快推廣“法院+工會+人社+N”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模式,積極構建“一中心、多工作室、多站點”的平臺體系,探索推進勞動關系矛盾糾紛全周期動態治理。深入貫徹《信訪工作條例》。
關鍵詞5
深入推進工會改革
緊扣增“三性”、去“四化”,進一步以系統觀念謀劃推進工會改革。深入實施“提質效、建標準”工程。深化工會財務管理改革,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持續構建常態化經審監督體系,探索工會理論研究和調查研究新路徑,開展《“十四五”時期廣西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發展規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做好工會港澳臺工作。
緊扣重點環節、關鍵領域,進一步加強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廣泛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集中行動,深入推進“三企入桂”企業、非公企業工會組建,持續深化千里邊海防線基層工會示范點建設,扎實推動社會組織依法建立工會,創新區域(行業)工會聯合會建設模式,不斷健全“小三級”工會組織體系。爭取新組建工會組織2000個左右,新發展工會會員16萬人左右。深入推進新時代“職工之家”建設,加強工會積極分子和志愿者隊伍建設,深入推進“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
緊扣增強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進一步加大“智慧工會”建設力度。持續推進工會管理和職工服務“一網通辦”全覆蓋。著力創新“互聯網+”工會普惠服務項目,健全網絡安全信息統籌機制,加強網絡人才隊伍建設。
關鍵詞6
推進工會系統全面從嚴治黨
強化責任體系建設,進一步擰緊全面從嚴治黨責任鏈條。落實落細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持續構建“黨組統一領導、各級組織齊抓共管、班子成員分工負責、部門履職盡責”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全面梳理工作中的制度漏洞,切實提高全面從嚴治黨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
強化作風建設,進一步涵養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深入查找“四風”突出問題,深入推進清廉機關建設。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精準運用“四種形態”,扎實推動基層黨支部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強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努力推動機關紀委監督實起來、執紀硬起來、作用發揮強起來。
強化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為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證。健全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常態化工作機制。廣泛開展務實管用的專業培訓。深化機關干部赴基層蹲點工作,完善聯系職工群眾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