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
即將步入考場的廣西考生們
你準備好了嗎?
今年高考各項準備工作
已全面就緒
我們與你一起
打贏這一仗!
廣西高考
各項準備工作已就緒
今年廣西高考統考報名人數為46萬余人,比去年增加2萬余人,同比增長5.5%,考生規模連續8年增長。目前,今年高考各項準備工作已全面就緒。
5月19日至26日,自治區教育廳會同自治區公安廳、保密局,深入全區所有市、縣和試卷保密印刷廠,進行全覆蓋考前綜合大檢查。自治區招生考試院會同招考委有關成員單位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制卷、運送、保管等關鍵環節、關鍵人員的安全管理和監控,嚴密防范泄題泄密事件發生,確保試卷、答題卡絕對安全。
此外,廣西已對考試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和警示教育,同時對考生加強了誠信考試教育,讓考生充分認識違紀作弊所帶來的嚴重后果。我區還集中開展了凈化涉考網絡環境、打擊銷售作弊器材、打擊替考作弊等專項行動,重點開展了防范和打擊手機作弊專項行動。
今年,廣西繼續加強考生進入考點、考場的安全檢查力度,嚴格實行“2次人工+1次‘智能安檢門’”安檢模式,實現了“智能安檢門”全配備,無線電信號(含5G)屏蔽全覆蓋,人臉識別全覆蓋,確保防范和打擊手機作弊取得實效。
南寧市第三十六中學考點進行安檢演練。蔣曉梅 楊金嬌 攝
從考前一周起,各考點對司鈴設備和外語聽力設備進行每日常規檢查,并進行司鈴和播放演練,確保考試期間所有設備運行正常。同時,認真落實國家和地方有關優化疫情防控的措施要求,細化了考前、考中、考后主要防控措施,并制定了其他涉考場所防疫要求、妥善處置涉疫突發狀況等。
目前,廣西各地已制定高考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并開展應急演練,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特別是進一步加強高溫、地震、洪水、雷電、暴雨等氣象地質災害及其次生災害和重大流行疾病的應急防范工作。
高考在即
保持身心健康很重要
迎考期間
考生難免出現緊張的情況
焦慮睡不著怎么辦?
情緒緊張如何平復?
正“二陽”的考生怎么補充營養?
這份保持身心健康的小妙招
請收好↓
考生:接納自己 保持適度緊張
“考生首先做到對自己的接納。無論復習到什么程度,對自己的學習水平,對高考成績有個合理的期待。”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理衛生科主治醫師尤美娜醫生說,對于情緒狀態,完全放松或過于緊張都不可取,應當保持適當的緊張。對適度的緊張情緒,要有一個正確理解和接納。
焦慮緊張是一種保護性的情緒,人在面對緊張的時候,身體進入一種“戰斗”狀態,會有適當的心跳加快、供血增加。比如我們過馬路的時候身體進入緊張狀態,導致我們左看右看,防止被撞。考生感到焦慮,有緊繃感,心跳加快,甚至晚上入睡困難,都是正常的。如果是特別緊張,焦慮到坐立不安,腦袋好像有點空白,吃不下飯,就需要適當地調節,比如深呼吸、肌肉放松、冥想,以及做些適當運動,調節到比較適中的心理狀態。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理衛生科主治醫師尤美娜接受記者采訪。李良 攝
家長:接納孩子 做好后勤工作
尤美娜醫生說:“家長是一個‘容器’,在孩子和社會壓力之間起到緩沖的作用。當孩子太松弛的時候,把弦緊一緊;當孩子太緊張的時候,就緩沖掉一部分壓力。”家長應該對孩子的學習水平有個適當目標期待,不能期待過高或者完全沒有要求。在此基礎上接納孩子,無論孩子學習水平如何都要接受。
此外,家長也要注意放松心情,焦慮情緒是可以傳染及相互影響的。家長口頭上說考什么學校都可以,但是眼神緊張兮兮盯著孩子,或者整個家庭氛圍都處于緊張狀態,孩子肯定會感受到、覺察到。還有些家長過度的詢問也會傳染緊張情緒,做過多的儀式同樣也會影響孩子情緒。請家長多注意,做好后勤工作就可以。
飲食:膳食均衡 切忌大補特補
高考要考好,考生一定要精力充沛,免疫力強大。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張勇勝建議以《中國居民膳食寶塔(2022)》要求為總原則,綜合考慮考生體力與腦力需求,搭配高考考生的每一餐。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張勇勝接受記者采訪。李良 攝
張勇勝主任說:“在保證飲食平衡的基礎上,不要太大地改變飲食習慣。”營養狀態好,不是一兩餐可以解決的。突然比較大的改變飲食習慣,反而會適得其反,可以在習慣基礎上微調。另外,有些家長望子成龍,會買特別大補的食品,這個時候切忌大補特補,萬一補出問題,影響高考。
臨近高考,有些家長會儲存很多食品,但要確保食品新鮮、安全和質量。還有環境衛生、個人衛生都需要注意。高考期間天氣炎熱,考生在壓力下會口干舌燥,喜歡喝冷飲吃冷水果,此時家長需要做好管控,不能讓考生傷了脾胃、鬧肚子,影響考試。可以選擇溫開水、淡茶水、低濃度的咖啡。另外,考生需要補充足量水分,但是考前一兩個小時不要大量飲水,考完后或平時休息時,少量多次的補充。
健康:提高免疫功能 定制個性方案
張勇勝主任建議,高考階段的考生需要提高免疫功能,增強抵抗力。在清淡飲食前提下,適當地提高優質蛋白比例,可以選擇容易消化吸收的魚類和海產品,當然也不能大魚大肉。考生如患有糖尿病、過度肥胖、腎病、前列腺炎等,需要在專業的臨床科門診咨詢醫生做個性化的飲食方案。
處于“二陽”狀態的考生,感覺身體虛、胃口差,這類考生怎么補充營養?張勇勝主任叮囑,在剛才提到的飲食注意事項前提下,要吃些更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還可以適當地給考生口服營養補充(ONS)。口服營養補充可以在各大醫院或者網上購買,要買知名的大品牌,保證質量。如果病情特別嚴重,請在專業營養醫生指導下進行個性化的定制。
高考常見問題
十問十答
教育部整理了
考生常見的問題和相關建議
一起看看有哪些事項
考生們需要注意
↓↓↓
一、考生應如何規劃赴考行程?
考前,請考生認真閱讀、仔細核對考試時間、考點信息、考生須知等內容。特別是要牢記考試時間、考點位置、考場編號,同時結合考點考場位置、天氣及交通等情況,合理安排交通工具,合理規劃行程路線。
考試當天按要求提前到達考點,留足進入考點考場身份驗證和安檢的時間。出現緊急交通狀況時,可就近向交通警察尋求幫助。
二、考生的衣著穿戴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考生的衣著要符合當地考試機構的相關要求,建議不佩戴含有金屬成分的手鐲、項鏈、發夾等配飾物品。同時,應根據當地的天氣情況,注意增減衣物。
三、對于考生做好個人健康防護有哪些建議?
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措施下,建議考生繼續做好個人防護,當好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考前盡量減少聚集和流動,不去人員密集場所。同時,調整好心理狀態,保證合理的飲食、充足的睡眠,并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如有不適,要及時就醫治療,謹防因身體不適而影響考試。對于發熱或者突發急病等考生,也不必擔心恐慌,各地考點都制定了相應的預案。
四、赴考前需要檢查哪些物品?
赴考時要記得隨身攜帶好準考證和省級招生考試機構規定的有效身份證件等必要入場證件。同時,還要注意檢查是否帶齊省級招生考試機構規定的考試用品。自行打印準考證的考生,還應檢查是否有準考證內容以外的字跡。
五、進入考點(學校)一般有哪些要求?
進入考點時,要聽從工作人員的安排,有序排隊,保持一定間隔,不要將手機等違規物品帶入考點。手機最好在赴考前提前存放好,也可在進入考點前交給帶隊老師及家長,或按照考點規定要求存放。
六、進入考場(教室)一般有哪些要求?
進入考場時,將再次進行考生身份驗證和違規物品檢查,除省級招生考試機構規定的考試用品外,其他物品不要帶入考場。進入考場后,要對號入座,將《準考證》和省級招生考試機構規定的有效身份證件放在桌上以便核驗。
七、違反考場紀律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考生在考試過程中如不遵守考場規則,不服從考試工作人員管理,有違規行為的,將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確定的程序和規定嚴肅處理,并將記入國家教育考試誠信檔案;考試作弊將導致高考所有科目的成績無效,并視情節輕重,給予暫停參加該項考試1至3年的處理,情節特別嚴重的,給予暫停參加各種國家教育考試1至3年的處理;涉嫌犯罪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組織考試作弊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律規定,移送司法機關追究法律責任。在高考中組織作弊,屬于《刑法》規定的“情節嚴重”的犯罪。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如攜帶手機等具有發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設備進入考場,無論使用與否,均將認定為考試作弊。考試過程中使用手機等設備拍攝試題、答題卡等,通過QQ、微信及其他網絡平臺發布信息、傳播試題及答案,均涉嫌犯罪,將移送司法機關追究法律責任。
八、考試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考生作答時要沉著冷靜,規范書寫,確保字跡清楚、卷面整潔。同時按照要求在指定位置正確填涂信息、在與題號相對應的答題區域內答題,寫在草稿紙上或非題號對應的答題區域的答案將是無效的,不得用規定以外的筆和紙答題,不要在答卷(答題卡)上做任何標記。考試結束信號發出后,立即停筆并停止答題。
九、網上關于高考的信息很多,如何辨別真偽?
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和互聯網平臺開展了“點亮權威考試招生機構官網標識”專項行動,請考生和家長認準官方網站、官方賬號,涉高考信息以官方發布的為準,不要相信各類非官方宣傳及承諾,以免上當受騙。
同時,不要相信所謂的“命題專家”的言論,更不要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所謂的“猜題”和“押題”上,切勿相信涉及錢財的相信信息。請考生和家長弘揚正能量,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營造風清氣正、溫馨和諧的考試環境,共同維護高考的公平公正。
十、考后應如何查分及填報志愿?
考后,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均會公布高考成績發布時間及官方查詢的渠道,請考生和家長關注相關權威發布信息。
同時,為加強考生的志愿填報指導服務,教育部將組織各地各高校舉辦“202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網上咨詢周”活動,為考生和家長提供報考咨詢服務,解答相關問題。各地招生考試機構還將組織實施系列志愿填報咨詢服務活動,提供志愿填報政策培訓、志愿填報指導材料、線上直播咨詢活動、電視或電臺政策宣講等。各高校也將組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招生宣傳咨詢服務,請考生和家長關注。
高考是人生中的重要節點
但絕不是終點
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
以平常心對待考試
祝愿大家考出理想成績
來源:廣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