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縣級工會活力滿滿更加堅強有力
——廣西“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掃描
“有了紅色維修小店后,我們檢修車輛就更實惠更方便安全了!”近日,欽州市總工會聯合市委組織部等單位在欽州城區和縣城掛牌成立13家“紅色維修小店”,靈山縣美團外賣公司騎手葉枝國體驗電動自行車維修服務后滿意地說道。
“紅色維修小店”只是廣西開展“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探索實踐的一個縮影。全區“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自2022年9月啟動以來,在自治區總工會的領導下,各級工會抓住加強縣級工會工作這個契機,集中攻堅發力,不斷探索創新,在構建縱橫交織的工會組織體系、探索規范職工服務陣地、建立健全高標準職工服務體系等方面的探索中,初步形成具有壯鄉特色的縣級工會發展之路。
高位推進
沉下去“問需解難”全覆蓋
縣級工會作為深化工會改革創新的關鍵一環,是連接地方工會和基層工會的重要樞紐。只有壘好“基礎墻”,才能更多地為全區工會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助推廣西高質量發展。
自治區總工會召開全區“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動員部署會。
專項工作啟動后,自治區總工會及時召開黨組會議和主席辦公會議進行研究部署,組織工作專班制定出臺實施方案,對對口聯系、調查研究、解決問題、鞏固深化等任務步驟作出具體安排部署,將“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細分為 47 項指標任務,使方案更具操作性、針對性。自治區總工會領導班子成員分別聯系3個縣級總工會,各部門、駐會產業工會、直屬單位分別對口聯系2-4個縣級工會,實現對14個市111個縣(市、區)對口聯系全覆蓋。
在自治區總工會的帶動下,全區設區市、縣(市、區)全部啟動“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形成黨組領導、專班牽頭、各組分工、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
“縣級工會發展有哪些短板和不足?”“目前組建工作中遇到哪些困難?”“企業和職工對工會有什么意見和建議?”“職工活動陣地是否能滿足職工需求?”……聚焦這些問題,自治區總工會領導干部紛紛走出機關大門,下沉到基層,開展廣泛調研和全面摸底,把基層工會和職工群眾反映較多的問題列出清單,逐項研究解決,為推動縣級工會建設奠定基礎。
與此同時,各市縣總工會紛紛行動起來,組織機關干部赴基層調研指導縣級工會工作。
實地走訪對口縣級工會、召開座談會、下沉到企業和職工中了解實情……
全區各級工會把工作重心放到基層,上門“問需解難”,摸清縣級工會工作發展情況,逐項研究解決,為縣級和基層工會提供精準指導和服務,真正讓基層工會建起來、轉起來、活起來、強起來。
突出特色
打造壯鄉縣級工會工作品牌
開展“桂有技能、產業振興”勞動和技能競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打造成工會組織綜合服務陣地、戶外勞動者驛站…… 每一件事都關系著一線職工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我區各級工會下足功夫,結合實際,全力打造具有壯鄉特色的工會工作品牌。
自治區總工會明確提出,“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要堅持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對縣級工會領導班子成員輪訓一遍,深入實施“常學力行守信念,八桂職工跟黨走”思想政治引領行動,每個縣級工會舉辦不少于 2 場勞模工匠進學校、思政教師進企業“雙進”活動,縣級工會主席按同級黨政副職配備,兼職副主席應由優秀的一線產業工人代表兼任,縣域內企業工會組建總數和職工入會總數分別比上年增長5%以上,按照“六大中心”和“五有五好”要求加強縣級工人文化宮建設,積極推動縣級工會微信公眾號融入自治區級媒體矩陣,廣泛深入持久開展“桂有技能、產業振興”廣西職工“建功‘十四五’、奮進新征程” 勞動和技能競賽,做實職工醫療互助、職工心靈健康驛站等工會工作品牌。
出席開幕式的主辦方領導共同按下大賽啟動鍵。
錨定“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的目標方向,全區各級工會緊鑼密鼓行動起來。
南寧市縣兩級工會聚焦“五強”目標破題開局,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勢,縣級工會工作進一步提質增效;柳州市各縣區均實現縣級工會主席按同級黨政副職配備,配齊配強兼掛職副主席,同時加大縣級工人文化宮建設力度;桂林市總工會把“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融入日常,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同推進;河池市總工會在政治引領方面增加三項自選動作,全市139個鄉鎮(街道)工會已全部配備1名專職副主席,并享受同級副職待遇;北海市總工會加強與統計局等部門的溝通聯系,推進新就業形態群體建會入會工作;欽州市總工會聯合市兩新黨工委等單位在城區和縣城認定了26家“小哥食堂”,還打造“騎手之家”“欽新e家”服務新業態勞動者,形成黨政工企聯建服務職工新品牌。
激發活力
打通服務職工“最后一公里”
隨著縣域經濟發展,職工隊伍發展壯大,新業態不斷下沉、豐富,其勞動關系復雜化、需求多樣化。全區各級工會以“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為契機,結合實際,乘勢而上,突出特色,為基層工會說話辦事,激發基層工會組織活力,打通服務職工的“最后一公里”。
2022年12月以來,全區開展“百名廣西產業工人‘二十大精神’百場宣講”活動近50場;與南寧市總工會共建的廣西紅色工運教育傳承基地(廣西新時代產業工人思想教育基地)開館一年多來,共開展學習體驗活動400多場,接待包括縣級工會在內的職工人數1.4萬余人;全區111個縣級工會全部建立本級“雙進”講師團,2022年全區各級工會累計舉辦宣講活動330多場;自治區總工會舉辦業務培訓班35期,培訓縣級工會干部3000多人;累計全額返還503家縣級所屬基層工會經費218萬元;給予“三企入桂”企業工會政策優惠,累計全額返還5家縣級所屬基層工會經費57萬元。
廣西產業工人“二十大精神”宣導團團長、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能專家鄭志明在宣講。
在南寧,7個縣(市、區)開展了職工心理健康幸福空間試點建設,橫州市等多個縣級總工會整合資源構建“勞動關系糾紛多元化解聯動工作機制”,賓陽縣總工會增設賓州產業園“職工之家”法律服務站,青秀區總工會打造不同行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升級版”。
在柳州,柳北區總工會促成柳州市首家新就業形態企業工會法律服務律師點成立;柳江區總工會重點打造的柳州華樂物流園司機之家被授予5A級“司機之家”稱號;三江侗族自治縣總工會推進的微信矩陣群成為開拓工會服務職工(農民工)的新手段;柳城縣總工會選樹“柳城工匠”引領職工助力特色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
在北海,銀海區總工會加強“海上工會”品牌建設,海城區總工會延伸工會“服務半徑”,成立首家“網約車”司機工會、建立北海歸國華僑聯合會工會等工會組織12家,合浦縣總工會以服務“三企入桂”為契機,推動當地重點企業廣西新福興硅科技有限公司組建工會。
在百色,百色市總工會建設12家村級工會服務點,打造有場所、有標識、有人員、有職責、有服務的工會新陣地。靖西市總工會創新推動“百里邊防”工會建設,彰顯國門形象。
……
隨著“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不斷推進,全區縣級工會工作得到普遍加強,縣級工會建設得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